来源: 手赚铺网 时间:2020-11-26 14:28:30 收录情况:已收录
2020年4月18日,是周立齐出狱的日子。
2015年,他曾因盗窃被捕入狱,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零六个月。
出狱那天,周立齐坐在民警送他回家的车上,看到自己曾经的视频,嘴角不禁也浮起了一丝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。
视频正是他刚入狱的那年,记者采访他时所说的话。
在我们的想象中,一旦涉及到牢狱生活,必定会是孤苦而凄凉的。
但视频中的周立齐,谈笑风生,不以为意,甚至,从没有面对过镜头的他,却金句频频。
正是这段采访,让他成了互联网的一个传说。
“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,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。”
“做生意又不会做,就是偷这种东西,才可以维持得了生活介样几。”
“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呢?又没有友仔玩又没有友女玩,看守所比家里好多啦!”
啼笑皆非的话,却击中了被加班文化困扰的年轻人。
他们被996捆绑,无法挣脱,眼看发量愈来愈稀薄,北上广深的房子却始终遥不可及。
于是,这个双眼迷离的广西小伙,似乎成为这个时代某种情绪的宣泄口。
视频经过网络的传播,发酵,很快便走红。
“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”,这句话,成了网络金句。
即使周立齐在狱中4年,热度却丝毫未减。
他成了“丧文化”的符号,因为太过深入人心,甚至有人把他当成了“精神领袖”。
四年后,周立齐出狱。
平常冷清的郊区监狱热闹非凡。
很多人手捧鲜花,开着豪华超跑,慕名前来,只为一睹“精神领袖”的风采。
甚至,还有网红公司提出邀约,开价千万。
周立齐可能自己也不曾预料:在这个容易遗忘的互联网时代,他会这样被人记着。
他处在舆论的漩涡中心,周围的风暴都为他而来。
资本已经开始嗅出他身上不一样的气息,纷纷逐利而动。
面对巨大的诱惑,周立齐不为所动。
他再次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眼界和格局:
“这辈几还是不会打工的,就想在家里面种点青菜啊,瓜啊什么的。”
“签了合约就是别人的工人,都没有自由了。”
“就想找个老实一点的女孩成家,做梦都想结婚。”
一番操作,爆点频频,这下,估计没有人不认识这位“新晋网红”了。
他开始“传递正能量”。
为高考学子加油;
紧跟社会热点,对违法行为说“不”;
他翻身了,“电瓶车偷窃者”、“劳改犯”这些标签在他身上已日渐模糊。
人们开始接受这位偷过几百上千台电瓶车的浪子,他回头了,洗心革面了,为他欢呼鼓掌,为他狂热正名。
周立齐的快手视频上,已经有几百万的粉丝,最高播放量达到2370万。
他红了,红得很彻底,且丝毫没有做作的痕迹。
大家在潜移默化中,渐渐忘记他曾经因为什么而入狱。
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:
说好的不打工,就真的不打工,因为人家已经当上了老板!
2020年11月11日,周立齐出任广西某电动车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。
好了,现在不用偷电瓶车了,因为他已经拥有了一个电瓶车世界。
千万个打工人还在为工作拼命努力的时候,他“毫不费劲”就成了老板。
咩咩没有半点嫉妒的意思。
但始终觉得,有哪里不对劲。
他的走红,是偶然吗?
仅仅凭借着一句话,就能走红于网络,这是时运;
但红一时容易,长久地走红却很难。
仔细回想他出狱后的表现,
一开始义正言辞地拒绝,立稳人设,
到后来传递正能量视频,收获好感,
最后再注册视频账号发布动态,一气呵成。
他踩着舆论的发酵点,稳稳地走在了前端。
这让人不得不怀疑,只有小学文化,且与社会脱节多年的周立齐本人,玩得转这种传播手段?
最有可能的是,资本已经发现周立齐这个人身上的特质,并大力打造。
他们敏锐地嗅出:人们喜欢的,不一定是周立齐本人,而是被打造后的“切格瓦拉”。
于是,打造出这个人设,供大家娱乐,在合适的时机为他买单。
他从一个劣迹斑斑的人,摇身一变,成为网络追捧的对象,受到关注,吸走流量。
但,这样真的好吗?
为了流量,颠倒黑白,为了流量,不管对错。
如果说这个时代,真的是流量为王,那么,究竟是谁病了?
如果今天他能勤勤恳恳地工作,过好自己的人生,我们祝福他。
但当他选择了当公众人物,就一定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
你的一举一动,都将被大众审视,你的一言一行,都会给大众带来影响。
有一位读者说的很好:
如果这样的人轻轻松松就能赚到许多人一辈子挣不到的钱,脚踏实地的劳动者置于何地?笑贫不笑娼越发猖狂了。
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。
只要有话题,有关注,不管你之前多么劣迹斑斑,都有可能成为新造的“神”。
所有人都争相模仿,趋之若鹜。
还记得那个三和大神“皮裤哥”吗?
在深圳的三和市场,聚集着大量的劳动力。他们没有固定工作,蹲守在那里,运气好的话,干一天的活,工资日结,可以混吃混喝一周。
懒惰让他们的人生毫无希望,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运气。
“皮裤哥”就是其中一员。他的真实姓名早已模糊,因为一年四季都穿着一条皮裤,因此得名。
早年的他,也曾眉清目秀,但后来,混迹于三和市场,加入了日结大军,他渐渐失去了斗志,有手有脚,年纪轻轻的他就在这附近流浪。
直到有一天,他饿晕了,摔倒在一家店门口。
被人救醒后,他说了一句:宁愿饿死也绝不去打工。
一时之间,这个平时无人问津的流浪汉,吸引了众多人的注意。
有媒体挖出他之前的照片,他睡在大马路的样子,在网吧门口蹲守的样子,见义勇为后负伤的样子,都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人们发觉,这个身着邋遢、其貌不扬的年轻人身上,弥漫着一股随遇而安的“浪漫主义气息”。
于是,人们追捧他,支持他,鼓励他,让他在不知不觉中爆红于网络。
这种狂热,无形中影响了另外一些三和大神。
他们本就不肯踏实工作,而今,看到皮裤哥竟然成了网红,于是争相效仿。
他们不想工作了,连日结的工作都嫌麻烦。
每天像守株待兔般等待机会,希望像皮裤哥那样,一摔成名。
可是,这样的机会还会再有吗?答案很渺茫。
那些错误的吹捧,畸形的流量,无疑让更多人开始狂热:
“这样也可以出名?那我也可以!”
狄更斯说: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差的时代。
它能让一个平凡人飞到风口,全民瞩目,也能让所有人无脑跟随,争相效仿。
我们不再沉下心来思考,脚踏实地做事。
人人都想赚快钱,吸流量,快速变现。
当初某直播平台,仅仅因为未婚妈妈被人吹捧打赏,平台上很快出现了无数的少女妈妈,并以此为荣。
高中生看到别人拍某音视频火了,也开始效仿,结果连高考时间都错过。
曾经,我们的理想是当医生,当科学家,当老师……
但现在,很多孩子的理想就是当网红,当明星。
这个时代,不应该这样。
我们把太多的善意释放给了那些劣迹流量,却将唾沫星子给了另外一些我们本应尊崇的人。
钟南山院士挂号费1200元,被网友骂惨;
袁隆平院士看了一眼豪车,被喷“生活奢靡”;
或许,在有些人的眼里,科研工作者就应该清贫一生,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。
有些东西,是应该变了。
我们不可能听任小丑狂欢,让真正发声者失语。
我们不缺正向的流量,不缺乏效仿的目标。
“天才少女”姚婷,一开始并不是个天赋异禀的孩子。
但她用实力打破偏见,告诉我们普通人也可以逆袭。
最终被华为录取,为电子科技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她叫钟芳蓉,今年高考以676分的成绩,考入北大。
在甚嚣尘上的质疑声中,她选择了北大考古系。
她说: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最重要。
没有因为嘲讽而改变初衷,没有因为质疑而心意慌乱。
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,她守住了本心。
这个世界,除了那些畸形的流量,还有更多人,值得你关注,值得你鼓掌欢呼。
就算这个世界被漫天的恶意覆盖,但我们仍需要信仰。
我相信,道德可以战胜无耻;
我相信,世界不是追逐恶臭的名利场。
我相信,我们这个社会,仍然有风骨。
所以,请小心看护你的三观。
别把这个世界,让给那些劣迹斑斑的“网红”,成为他们收割的流量。
这个世界的道德场,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。
*本文素材来源:
1.知乎|《「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」当事人当老板,周立齐(窃格瓦拉)出任电动车公司联合创始人,你怎么看?》
2.抖音|《三和大神皮裤哥》
3.腾讯视频|《是谁在推送“少女妈妈”?》
*推荐阅读(点击蓝色小字即可):
《拜!托!大!家!一!件!事!》
《山东22岁女孩被虐打致死事件:不生孩子,她就不配活着?!》
下篇: 追赶型国家的悲剧:日本韩国人有钱,为什么却不够幸福?